náng

皮囊


拼音pí náng
注音ㄆ一ˊ ㄋㄤˊ

皮囊

词语解释

皮囊[ pí náng ]

⒈  皮袋,佛教比喻人体驱壳。

臭皮囊。
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为原来草莽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human body;

引证解释

⒈  皮制的袋。

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约 归,置皮囊於机上,俄而苏。”

⒉  借喻人畜的躯体。

元 无名氏 《蓝采和》第二折:“你敢化些淡虀汤,且把你那皮囊撑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六回:“空有皮囊,真性不知往那里去了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董生》:“君如不忘夙好,勿坏我皮囊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皮囊[ pí náng ]

⒈  皮制的袋子。

⒉  比喻人的躯体。

元·邓玉宾〈叨叨令·想这堆金积玉平生害〉曲:「一个空皮囊包裹著千重气,一个干骷髅顶戴著十分罪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五六回》:「空有皮囊,真性不知那去了?」

英语leather bag

法语sac en cuir

分字解释


※ "皮囊"的意思解释、皮囊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在这个臭皮囊里仍然活着一位不可思议的三十岁的男子。

2.见眼前女子生得这副好皮囊,又思量女子在这深夜同陌生男子搭讪,定是淫奔无耻之徒,也就生了色心,于是,便和他一道随行。

3.人在这个世界上好像真可以大有作为,因为世间有那么多联姻婚嫁,决战厮杀,因为我们每日都按时急匆匆、乐滋滋地将一份食物一去不复返地塞入我们自己的皮囊。

4.更有甚者,把留学当成了吃喝玩乐的享受,归国后只带回了一身“臭皮囊”,这也加快了“海龟”贬值。

5.人终究会长大,岁月剥离掉琥珀般的皮囊,让能抵抗世俗的坚硬躯壳得以破茧而出,用锋利的姿势向世界宣泄力量,宣泄侵略性的年轻。

6., 我突然觉得那种‘皮囊已锈但污无妨’的生活态度正是光阴和光明的大道。当时我有一种醍醐灌顶、豁然开朗的顿悟感。即使你侵入她的身体也无损于她的自我,这是大智大勇。王怜花

7., 往后的日子,皮囊逐渐笨拙,终于困住了生动的魂魄,开始规规矩矩做人,在磕磕碰碰中失去棱角,圆滑精致。

8.一百零六、左子穆忙伸手去抓,可是闪电貂当真动若闪电,喀的一声,已在他右腕上咬了一口,随即钻入了那少女腰间皮囊。

9.金子的悲剧:是金子总会发光,可纵使发光,也不过被人盗走与收藏,即便少数被人瞻仰,也只是作为木偶的皮囊,权且充作佛像的金装,被一群愚蠢但极其虔诚的人顶礼膜拜!

10.判词-西江月(其一),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;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潦倒不通庶务,愚顽怕读文章;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曹雪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