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ēnggāo

登高


拼音dēng gāo
注音ㄉㄥ ㄍㄠ
词性动词

登高

词语解释

登高[ dēng gāo ]

⒈  上到高处。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。

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——唐·李白《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》

ascend a height;

引证解释

⒈  升至高处。
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”
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十五:“开轩临四野,登高望所思。”
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:“登高望四方,但见山与河。”
郁达夫 《采石矶》:“这样的念了一句,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。”

⒉  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·九日登高》:“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。 长房 谓曰:‘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’ 景 如言,齐家登山。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。

长房 闻之曰:‘此可代也。’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囊,盖始於此。”
唐 王维 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诗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三:“九月九重阳节,古人登高的日子,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,游览名胜。”

⒊  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。

晋 陶潜 《移居》诗之二:“春秋多佳日,登高赋新诗。”
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七日为人日,以七种菜为羹,剪綵为人,登高赋诗。”
《隋书·元胄传》:“尝正月十五日,上与近臣登高。”
清 顾张思 《土风录》卷一:“古人登高不止重阳。 石虎 《鄴中记》:‘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。’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《七日登高》诗, 韩退之 有《人日城南登高》诗,盖即《老子》所云‘众人熙熙,如登春臺’之意。”

⒋  锦的别名。

晋 陆翽 《邺中记》:“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,工巧百数,不可胜计也。”
北周 庾信 《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》:“鄴 地登高之锦,自濯江波; 平阳 采桑之津,躬劳蚕月。”

国语辞典

登高[ dēng gāo ]

⒈  登上高处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听于无声,视于无形,不登高,不临深,不苟訾,不苟笑。」
《史记·卷二七·天官书》:「登高而望之,下属地者三千里。」

⒉  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。南朝梁·吴均〈续齐谐记〉:「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,累年,长房谓曰:『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』」景如言齐登山,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,长房闻之曰:『此可代也。』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盖本于此。」唐·王维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〉诗:「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登高"的意思解释、登高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在金风拂面,秋高气爽的九月九,我们去登高望远.

2.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。

3.小时候爸爸是山,让我登高望远;长大了爸爸是树,替我把风雨遮掩;工作后爸爸是路,牵引我迷途知返;现在爸爸是书,字里行间蕴藏着奥妙无限。爸爸节到了,祝爸爸幸福到永远!

4.沿着别人的脚印行进并不困难,为自己开拓道路要困难得多,但也光荣得多。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大也;不临深谷,不知地之厚也。

5.重阳节,有人登高是为了远望故乡,有人登高是为了舒心游玩,有人登高是为了思念朋友。而我,是为了把祝福送出,因为山下手机没信号:重阳快乐!

6.九九相逢是重阳,秋高气爽菊花香。九九相随是重阳,天长地久岁月长。九九相伴是重阳,好事成双不可挡。九九归一是重阳,步步登高人吉祥。重阳节快乐!

7.做学问要遵循登高必自卑的规律,不要希望一蹴而就。

8.各式糕点装点重阳盛宴,菊花做酒酝酿诗意生活,遍插茱萸足见兄弟情深,九九登高尽显人生豪迈!国庆未完重阳已至,祝福一重接一重,祝好运长长又久久!

9.中秋节到了,快乐“大明”托我给你捎个信,这份祝福比崇祯还要“真”,愿你快乐喜庆赛过“陈圆圆”,步步登高绝对“你自成”,地位比附马周世显还要显,幸福比公主长平还要长。祝你合家吉祥,中秋快乐。

10.成,如朗月照花,深潭微澜,不论顺逆,不论成败的超然,是扬鞭策马,登高临远的驿站;败,仍滴水穿石,汇流入海,有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的傲岸,有“将相本无主,男儿当自强”的倔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