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ángshān

黄山


拼音huáng shān
注音ㄏㄨㄤˊ ㄕㄢ

繁体黃山

黄山

词语解释

黄山[ huáng shān ]

⒈  中国名山,在安徽省东南部,主峰1841米,风景秀丽,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闻名于世,为重要风景旅游胜地。

Huangshan mountain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汉 宫名。 汉惠帝 所建,在 陕西省 兴平县 西南。

《文选·扬雄<羽猎赋>序》:“北绕 黄山,滨 渭 而东,周袤数百里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 槐里 有 黄山 之宫。’”
唐 杜甫 《洞房》诗:“万里 黄山 北,园陵白露中。”
仇兆鳌 注引 晋灼 曰:“黄山,宫名,在 槐里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偕河东君泛舟拂水瞻拜先茔感叹有赠》诗:“万里 黄山 在何许?清秋白露空嗟咨!”

⒉  山名。传说中的山名。

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百八十里,曰 黄山,无草木,多竹箭。”

⒊  山名。著名游览胜地。在 安徽省 黄山市,跨 歙、黟、休宁 等县。古名 黟山,唐 改今名。相传 黄帝 与 容成子、浮丘公 尝合丹于此,故名。诸峰列峙,著者三十六,尤以 天都、莲花 二峰为最高。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,堪称“四絶”。
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,取四湖九里松作煤, 彦衡 力持不可,曰:‘松当用 黄山 所产,此平地松岂可用?’”
明 徐渭 《歙石砚铭》:“出 歙 西门,步长桥,望 黄山 羣峯插天如剑戟。”

⒋  黄土之山;荒山。

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七:“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,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;夫青非真色,而黑非有体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黄山[ huáng shān ]

⒈  山脉名。位于安徽省歙县西北六十里,绵亘于浙省东南及赣东皖南,是青弋江的发源地。诸峰列峙,最著者有三十六峰,以光明顶、莲花峰、天都峰为三大主峰。最高峰 达六千五百尺以上。山上风景绝佳,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合称「四绝」。是著名 的旅游胜地。

⒉  山名:(1)​ 位于安徽省合肥县东。也称为「龙泉山」。(2)​ 位于江苏省武进县西北,孟河之东。(3)​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南。为趵突泉的源头。

⒊  汉朝的宫室。位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。

《汉书·卷六五·东方朔传》:「初建元三年,微行始出,北至池阳,西至黄山,南猎长杨,东游宜春,微行常用饮酎已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黄山"的意思解释、黄山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黄山的峰巍峨耸立,黄山的石奇形怪状,黄山的松挺拔葱郁,黄山的雾神秘朦胧,这一次我充分感受到了黄山的神秘和奇特,我为我能够看到这些优美的景色而自豪!

2.这里万山矗立,神态各异,既有泰山的雄伟,又有庐山的清奇;既有峨嵋山的秀丽,又有黄山的峻峭。

3.你只以为十年来学成剑法,可以逞强;须知俺也拜了黄山餐霞大师同醉道人为师,谅你枉费心力,也不是俺的对手。

4.黄山诡谲壮丽的云海令人赞叹不绝。

5.黄山可真险啊!我从来没看过这样陡峭的山峰。一座座峰危屹立,怪石嶙峋。崖峭似刀削,几乎是九十度垂真的真梯,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,好像一失足立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的粉身碎骨似的。

6.老者看起来大约年近六十,一头灰白的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,穿着一身暗红色的唐装,身板挺拔如同黄山劲松,但是却鹰视狼顾,面目极为阴鸷,让人望之生畏。

7.金灿灿的朝晖,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,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。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,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,霎时,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。

8.万万没想到黄山的奇妙景色,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怪不得人们都说: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了。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座中国的世界名山啊!

9.我在登黄山时,不经意的往下一看,不觉心惊肉跳,头晕目眩,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走。

10.家乡的雾,没有峨眉山的雾那样壮观,那样美丽;没有黄山的雾那样浓重,那样变幻莫测。然而,我却最爱的还是家乡的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