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āoguāng

韬光


拼音tāo guāng
注音ㄊㄠ ㄍㄨㄤ

繁体韜光

韬光

词语解释

韬光[ tāo guāng ]

⒈  敛藏光采。

⒉  比喻隐藏声名才华。

⒊  唐代名僧,蜀人,能诗,住杭州灵隐寺,与郡守白居易为诗友。穆宗长庆年间,于灵隐山西北巢枸坞筑寺,后人名之韬光寺,亦省称韬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敛藏光采。

汉 孔融 《离合作郡姓名字诗》:“玟璇隐曜,美玉韜光。”
唐 韩偓 《元夜即席》诗:“桂兔韜光云叶重,烛龙衔耀月轮明。”

⒉  比喻隐藏声名才华。

南朝 梁 萧统 《<陶渊明集>序》:“圣人韜光,贤人遯世。”
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,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》:“韜光里巷,处之怡然。”

⒊  唐 代名僧, 蜀 人,能诗,住 杭州 灵隐寺,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。 穆宗 长庆 年间,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,后人名之 韬光寺,亦省称 韬光。

清 周準 《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》诗:“行当访 韜光,直上松云顶。”
张昭汉 《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》之四:“竹杖芒鞋任所适,朝游 灵隐 暮 韜光。”

国语辞典

韬光[ tāo guāng ]

⒈  藏匿光芒。比喻人隐藏才能而不外露。

南朝梁·萧统〈陶渊明集序〉:「是以圣人韬光,贤人遁世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韬光"的意思解释、韬光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呵呵,李师侄不仅仅年轻有为,而且博闻强记,远超寻常弟子!看来平日里,你都应该是在韬光养晦,积蓄实力才对。

2.当年那个只懂得锋芒毕露的少年经历三年自我催眠式的失忆后,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,不露圭角,懂得韬光养晦才是王道。

3., 但是楚瑜是不会罢休的,此刻必须要韬光养晦!现在楚瑜也算是在北地有了自己的心腹陈枭和曾勖,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。

4.当然了,欺下瞒上不可取,但左右逢源还是必须的!恃才傲物更是要不得,然而一味地韬光养晦也是行不通的……

5.男人长相的几个档次:丧权辱国,闭关自守,韬光养晦,为国争光,精忠报国。

6.韬光养晦只是权宜之计,不是大道王道,只可适可而止,不知权变,死抱着不放,只会造成国家利益更加重大的损失,自身形象的日益贬斥。

7.冷静观察、稳住阵脚、沉着应付、韬光养晦、有所作为。

8.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,在春秋争霸之战中,一鸣惊人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

9.小王几年来韬光养晦,积累了大量的知识。

10.‘不是一番寒彻骨,怎么得梅花扑鼻香’,想我许幽涵饱览诗书堪称才女,可今天在这晦迹韬光的小子面前,却是‘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