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i

败绩


拼音bài jì
注音ㄅㄞˋ ㄐ一ˋ

繁体敗績
词性动词

败绩

词语解释

败绩[ bài jì ]

⒈  打了败仗;溃败;失败的记录。

齐师败绩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debacle; be routed;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军队溃败。

《书·汤誓》:“夏 师败绩, 汤 遂从之。”
孔 传:“大崩曰败绩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杨诚斋军门》:“孙 壮其言,因与贼战,乃至败绩。”
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十六篇:“八仙‘火烧东洋’,龙王败绩。”

⒉  指事业的败坏、失利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。”
王逸 注:“皇,君也;舆,君之所乘,以喻国也;绩,功也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故 蒋琬 败绩於百里,而为三台之标; 陈平 困瘁於治家,而怀六奇之略。”

国语辞典

败绩[ bài jī ]

⒈  战败。

《左传·鲁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若未尝登车射御,则败绩厌覆是惧,何暇思获?」
《史记·卷六四·司马穰苴传》:「晋伐阿、甄,而燕侵河上,齐师败绩。」

⒉  功业毁坏。

《楚辞·屈原·离骚》:「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。」

⒊  行列错乱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,县贲父御卜国为右,马惊败绩。」

英语to be utterly defeated, to be routed

法语être battu à plate couture

分字解释


※ "败绩"的意思解释、败绩是什么意思由词语大全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单是一句"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"便足以使其名载史册,更可贵的是其对匈奴的战绩,不败之将更是难得,像上文所述诸将,皆有败绩,且有些还败得很惨。

2.美国管理方面败绩的证据,简直是俯拾即是.

3.兰帕德的进球意味着蓝军在主场已经65场未尝败绩,但是穆里尼奥关注的确实球队需要改善的方面。

4.其余兄弟五人则都为帝国重将,老大唐天雄更是战功赫赫,数次带兵东征西讨,从无败绩,已贵为帝国东北十三郡都统,执掌大半帝国兵权。

5.奇迹的是,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里,一生中未尝败绩,(各种史料证明,他从未打过败仗)并且经常以少胜多。

6.命运是暴君施虐的权威,傻子败绩的捏词。

7.壬申,李曾伯、史岩之并落职解官,曾伯坐岭南闭城自守,不能备御;岩之坐鄂州围解,大元兵已渡江北还,然后出兵,又命程芾任事,以致败绩。

8.熊文灿、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指挥无效,连遭败绩,大明损兵折将,消耗甚惨。

9.他想着写作,构思、人物、明晰的时刻。他控制着这些念头,知道它们就像带着他穿越黑暗的烛光。如果他不用心,它们就会轻易地熄灭,他就又得思考败绩和失落了,这些如果不去应付,就会产生使他绝望和恐惧的想法。科尔姆·托宾

10.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今年NBa西部两支青年军开拓者和太阳打出了惊人的战绩,而传统强队却因为状态低迷和伤兵满营而连遭败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