率兽食人的成语故事


率兽食人

拼音shuài shòu shí rén

基本解释率:带领。带着野兽来吃人。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。
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

率兽食人的典故

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搞得民不聊生,百姓流离失所。孟子到各国游说放弃战争施行仁政。孟子对梁惠王说:“你厨房内有肥肉,马厩里有壮马,老百姓却面有饥色,野地里到处是白骨,这等于率兽食人。国家要富强必须要爱护人们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率兽食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响答影随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
章甫荐履 《文选 贾谊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荐履,渐不可久兮。”
引鬼上门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却叫得‘引鬼上门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罢了。”
志在千里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可想而知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
算尽锱铢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吴利府》:“尝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尽锱铢,其父犹以为未足。”
下临无地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
永垂不朽 《魏书 高祖纪下》:“虽不足纲范万度,永垂不朽,且可释滞目前,厘整时务。”
三三两两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》:“行不独自去,三三两两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