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通人和的成语故事


政通人和

拼音zhèng tōng rén hé

基本解释政事通达;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;人民安乐。

出处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政通人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政通人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时易世变 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
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
螓首蛾眉 《诗经 卫风 硕人》:“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
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,枉以后龙争虎斗,都是俺鸾交凤友。”
凹凸不平 方志敏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》:“道路是凹凸不平的,柴屑粪渣,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。”
空话连篇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:空话连篇,言之无物。”
手不释书 《北史·序传·李义雄》:“义雄有识悟,勤学,手不释书。”
地丑德齐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。”